《人民的名义》持续霸屏的原因分析

006
行业动态
2017-04-21

《人民的名义》自开播以来,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率都一路飘红,受到追捧和热议。

该剧讲述了从小官巨贪赵德汉落马后供述的贪腐事实中,牵连出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。反贪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借此抽丝剥茧,最终一网打尽幕后的庞大利益集团。无论是对案件的还原,还是对现代官场的反映,《人民的正义》最大的特点便是“真实”,堪称现代版的“官场现形记”。
下面,就由极致创想为您解读《人民的名义》持续霸屏的原因。

 


 

 

一、演员:老戏骨的魅力

《人民的名义》的演员中, 没有一线电影明星,没有小鲜肉,甚至很少有30岁以下的“年轻演员”。取而代之的是陆毅、柯蓝、张丰毅、张凯丽这样的“老干部”、“老戏骨”。这些老戏骨以丰富的演绎经验,把每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,让人印象深刻,也让一度被“小鲜肉”霸屏的观众们耳目一新。

 

 

二、制作:大手笔

该剧从2015年开始筹备,进行剧本创作,2016年大年初三开机,拍摄113天,剪辑3个多月,前后大概花了两年的时间。编剧周梅森和导演李路联手打造《人民的名义》时,两人便下定决心,要“把中国共产党高压反腐这一人类历史上少有的、伟大的举动,展示在世人面前,给世界一个回答,给后人一个交代”。

 

 

三、主题:反腐深入人心

《人民的名义》一播出,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。除了跌宕的剧情、精彩的表演,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,它反映了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,回应了反腐败的民心所愿。

该剧由贪腐事件和“带病”官员为标本,来深入探悉政治生态现状,发掘其中的痼疾所在,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,让人们在认识现实政治的同时反观人生,反思人性,反求诸己,这应该是《人民的名义》的真正价值所在。

 

 

四、互动:全民反腐的切身参与感

《人民的名义》的爆红让沉寂了十余年的反腐类电视剧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,也是它让全民真正有了一种反腐的切身“参与感”。“达康书记别低头,GDP会掉,祁同伟会笑”、“达康书记的笑容和GDP由我们来守护”等台词逐渐成为了当前最为热门的网络语言,这种热门所展现的是电视剧带领我们共同针砭时弊的一次精神共鸣。

这两三年的现实反腐波澜壮阔,太多的故事,给影视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。不过现实披露和报道的局限,只能让公众看到一个瞠目结舌的结果,而对反腐过程充满好奇。《人民的名义》极大满足了公众对过程的窥视欲和好奇心,完成了对隐秘过程的想象。这也是《人民的名义》最大的特色——不是“编”出来的。现实反腐中有太多精彩的故事,编剧用我们熟悉的时事、热点和反腐故事串起来的,简直就是现实的直播。

 

极致创想/JazzMind

宁波企业宣传片制作宁波广告片拍摄宁波影视公司宁波视频制作,宁波航拍,宁波达芬奇调色宁波VR

 

 

 

浏览数:4,897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